国家公务员面试之面试试题设计的基本要求(2)
2011-12-22 09:52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http://xiamen.huatu.com/ 作者:厦门华图 来源:厦门华图5.问题要有可评价性和透视性
问题要有可评价性和透视性是指问题能够拓展应考者的素质,问题制作一定不可"直来直去",即"正面提问,正面回答,正面评价",这种试题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好试题是具有可评价性和透视性的。如下例:
例题1:房改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房改,绝大多数人欢迎,但对房改具体措施的实施又各执己见,特别是买房,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请结合你自己的住房情况谈一谈你对房改的看法。
这类题目的着眼点不是让应考者发表什么专业性意见,而是看应考者观察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深度,有没有独立见解,思想是否成熟,思路是否清晰,是否言之成理。此题的测试要素是综合分析能力与言语表达能力。测试点为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分析比较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观察力和知识面,言语表达的逻辑性、流畅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例题2:众所周知,机关工作会议多,效率较低,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会议效率?
此题的测试目标是计划组织能力。测试点有制订计划能力,协调配合能力,组织实施能力,以及如何处理好行政首长层层负责制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的关系。
例题3:在你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你经常要接触哪些人?你是如何处理同这些人的关系的?如果其中有你不喜欢又不得不与之打交道的人,你如何应付这种情况?
这道题的测试目标是人际关系的合作意识与技巧,特别是与难以相处的人的关系处理能力。测试点有沟通能力,原则性和灵活性,处理问题的方式,主动性和适应能力、应变能力。
例题4: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下海"热,不少人都从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公司去了。假如现在有一个机会,你能在一个待遇不错的公司里得到一个工作,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为什么?
这道题是要求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主要考察应考者的分析问题能力,是否能够从工作选择中说明动机,从事业和兴趣方面的考虑说明进取精神,至于选择的结果无关紧要。
例题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组织党政干部下基层的通知》下达后,部领导十分重视,责成人事司负责组织。经研究,司领导安排由你具体负责这一工作,你准备如何开展这一工作?
此题的测试目标是组织协调能力。测试点有"吃"透两头的意识、办事有计划(处理好具体组织与各司及领导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掌握要求,依靠各司对本司干部调查,拟定下基层的地点、单位,提出意见请示人事司领导,制订工作计划作出安排,请部领导动员,解决下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明确下基层的任务,分期分批带队下去等方面)。
6.面试试题要有内涵
内容有价值,与目的内在联系紧密,可以实现目的,这是对面试试题的又一个要求,否则实现目的就是一句空话;另外,进入面试的可能是多位应考者,因而面试内容还要有可比性,即通过对应考者按规定内容进行面试,不但可探知某人在这方面的情况,还可对所有应考者进行比较,以定优劣。
7.试题的新颖性与启发性相结合
为提高试题的效度,应该注意材料新、视角新、观念新、表述新、形式新,避免重复特别是简单重复,以便于测评应考者某些方面的真实水准。但这种新颖、新异、新鲜要与富于启发性结合起来,从而促使应考者的相似联想和对比联系进入活跃状态,摆脱拘束与紧张,切实挖掘其潜力而表现潜在素质。
在福建省1996年首届招考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者的面试题目中有一道面试题是这样的,"孙中山说: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拿破仑却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请你对此加以评析。"从应考者对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评价中,可以比较有效地测评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价值观和进取心。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厦门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