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政治部分(5)
2011-11-25 13:22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http://xiamen.huatu.com/ 作者:厦门华图 来源:厦门华图【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1-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 500多万人,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 土家族、蒙古族和藏族,故正确答案为C。
2007-96: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包括外交和军事,D项表述正确,故答案为D。
2009-9:西藏事务是我国内政,西藏问题的实质是主权问题,故答案为A。
2010-131: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今天,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故答案为D。
2011-16:1990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新疆时强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个观点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进步的历史。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从而不仅充分肯定了“两个离不开”思想,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故答案为B。
二、热点材料
2011年3月28日是第三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投票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要点如下:加快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社会稳定,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西藏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
西藏活佛7月7日在拉萨表示,经过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藏传佛教各教派建立了平等团结、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的新型关系。
三、背景知识
(一)政策、制度
1.民族含义: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的稳定共同体。
2. 民族现状: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1.51%,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民族分布格局为“大杂居、小聚居”。
3. 民族特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如西藏自治区主席只能由藏族公民担任。
6.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法、检系统)。
7.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中,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厦门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