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92-5168870 厦门分校
【导读】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食品安全

  材料7:

  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有毒猪肉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事件经相关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新华社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发现,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号称有"十八道检验"关,但实际上隐患重重。据了解,济源双汇公司已于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

  面对持续升级的"瘦肉精"丑闻,双汇集团16日、17日接连发表公开声明,除了对消费者表示歉意外,集团公司还作出决定: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要求下属所有工厂,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将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双汇食品安全日",把食品安全落实到每一天。

  在这家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品牌的官方网站上,和上述声明同样醒目的,还有其"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承诺与标榜。昔日头顶光环的明星企业,为何转眼即深陷泥潭而难以自拔?记者调查发现,在双汇集团态度暧昧的声明背后,隐藏着看似完备实则脆弱的食品安全监管链条。

  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十八道检验"一事,双汇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程序确实都有,但只是就企业内部加工环节而言。而据记者调查了解,恰恰是执行国家有关检验的硬性规定不力、以"抽查"取代"普查",才导致了有害猪畅通无阻。

  据了解,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明确禁止在养殖业使用"瘦肉精"。2009年3月,河南省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强化"瘦肉精"监管。按照职责分工,其监管的环节依次为:养殖、屠宰、流通、药品销售以及相关案件侦破等。

  济源市畜牧局局长陈晓棉承认,尽管上述链条看似完备,但是监管仍然存在漏洞。据他介绍,针对"瘦肉精"问题,畜牧部门一般实行产地检验,以济源市为例,主要依靠畜产品检验检疫中心每月一次的抽查,按照省里制定的2%抽查比例执行。至于外地流入本地的生猪,只要其提供合格的检验检疫证明,并且耳标齐全,一般不再检验。进入屠宰环节后,则主要依靠企业自检。

  材料8: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段时间,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前天(15日),温州市工商部门在龙湾区状元镇发现一家黑作坊,大量出售"染色馒头"。

  这个作坊位于温州市区的状元镇甘岙村甘中路,条件非常简陋。蒸笼就摆放在民房门外的地上,边上就是煤炭堆。作坊的地上满是泥泞,四处是发霉的墙壁,还摆着睡觉的床。作坊没有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工商执法人员没有在现场发现一颗玉米,但作坊出售的却是所谓的"玉米馒头"。

  记者看到,作坊的台面上放了3瓶液体物和2包固体物。3瓶液体物分别是"柠檬黄60"、"甜玉米香精"、"金玉米香精";2包固体物分别是"糖精钠"、"红苹果高活性干酵母"。现场一名女工表示,这些都是和面时直接加入的。"柠檬黄"、"玉米香精"和成的面是用来制作玉米馒头的;不加色素的面粉用来制作白馒头,为增加甜度和香度会加一些糖精和香精。女工说,量是加的多还是加的少,主要是凭手感。

  网上传言这家作坊还有大量染色馒头卖给了附近的学校,在作坊里,工商执法人员查到一本账本,记录了3月22日到4月14日该作坊馒头的销售情况,作坊每天的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3月22日到4月14日,24天就卖出馒头约19.48万个。其中有1.1万个染色馒头卖给了附近的某职业技术学院。不过,该学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食堂不会从黑作坊采购染色馒头,他们食堂的包子馒头等食品都是自己制作的。

  材料9:

  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区(县)长负责制,统筹推进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实现各环节紧密衔接,有效形成全链条监管;重庆、广东、辽宁、湖南等政法部门全力做好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侦破工作,严惩并公布了"毒豆芽"、"墨汁粉条"、"染色花椒"等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吉林开通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聘请1300名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深入社区摸排食品安全隐患线索;四川统一发布各食品监管部门、公安和纪检监察部门举报电话;广西加大投入力度,给监管一线增配了快速检验检测设备,用于快速筛查有可能被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江苏、广东、内蒙古宁夏等地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广泛宣传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以及有关防范、惩处措施。

  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积极探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措施、新机制,北京市明确对列入非法添加及其他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黑名单"的企业在京投资实施限制措施,相关责任人不得再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求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的餐饮单位应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厦门华图)

更多关于 2012国考 申论冲刺练习 的内容: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福建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