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福建秋季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2)
2012-05-28 14:07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http://xiamen.huatu.com/ 作者:厦门华图 来源:厦门华图多部门交叉管理是掣肘所在
吕艳滨觉得,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进展缓慢的原因很难说,“恐怕只有立法者才能明白”,但涉及的管理部门太多、行业太多,也是掣肘所在。公安部近日统一部署北京、河北、山西等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集中行动,挖出的44个信息源头里,涉及电信、工商、银行、司法、公安、民政等多个领域。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专案副指挥长廖进荣表示,首先的困难是发现比较难,尤其是源头。当公民感受到危害的时候,他的个人信息已经经过了好几道手,意识到信息被泄露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查找源头相当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承担信息安全监管工作的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银监会、证监会、铁道部等部门都有规章文件涉及个人信息保护。
“现在,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这种交叉管理的机制。”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说,我们现在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层级不够,部门规章仅仅限定在部门业务范围之内,但是它们无法管理职责范围之外的东西。可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业务往往是超越我们目前部门的划分的。比如说买票,它包括铁路内部的运营协调,还有电子商务、银行结算等,这些可能超越了铁路部门、银行它们原先的业务范围。
那么,在保护个人信息时,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行业之间如何协调对接,如何分配各自的权利义务,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廖进荣认为,堵住源头光靠公安机关一家的打击是远远不够的。涉及源头的部门和公司,都应该反思对公民信息保护当中的漏洞,“不加强监管是不行的”。
但是,“现在的行政执法权高度分散。”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执法者和被执法者很多的情况下,“行业执法部门负责本行业执法,存在利益纠葛,行政执法力度非常弱”。
分而散之、各管一摊的直接后果就造成了个人信息保护力度的弱化。李欲晓教授认为,个人信息牵涉每一个人,而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汇聚性,“当所有人的信息在这里汇集的时候,信息保护就不是哪个部门的事了,而是在国家层面上需要考虑的战略问题。”
“个人信息保护法既要保障个人在网络社会的基本权利,也是在保护我们国家的一种战略资源。”李欲晓说,“试想,全世界都可以从网络上拿走你的信息,而我们却没有法律去保护它,这是非常可怕的。”
实名制或可成为抓手
廖进荣表示,在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行动中,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是比较难的。买卖信息多在网上进行,是一种网络犯罪,身份都是虚拟的,从网络到真实身份,需要进行大量的侦查工作。
于是,网络实名制又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备选答案。
“为什么有人一面反对实名制,一面抱怨他们在网络上的合法权益不受保护?”李欲晓说,当整个社会信用机制缺失的时候,个人信息保护也存在很大的难题。“因为,在你主张你的权利的时候,我无法确认权利受损的就是你,我们之间没有支持互相信任的制度和平台”。
“一听到实名制就说这是限制我上网、限制我发言,我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李欲晓说,如果都是模糊的,那法律无法确定需要保护的对象,各方权利义务也无法界定。
2010年9月1日,全国开始推行手机实名制。用户到营业厅购买手机卡,必须持身份证才能办理。但是,不到两年的时间,不少地区已重现了手机“无证驾驶”的“繁荣景象”,手机实名制形同虚设。
李欲晓认为,这是因为与实名制相关的配套法律跟不上。如果说提供个人信息保护的前提是要“确认你就是你”,那么,保护这些确认信息的必须是法律。
“如果没有配套法律制度保障,实名制很难推行。”李欲晓表示,比如,实名信息在授权的范围内该怎么使用,如果超出了授权范围、出了问题,服务商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等,如果这些在法律上都没有清晰的规定,“谁敢把自己的真实信息放心地交给你呢?”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监管同样需要法律依据。因此,通过立法来完善相关的保护机制,是最明智的做法。”李欲晓说,比如由第三方监测机构,监督服务提供商是否按照法定标准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护服务,如果侵权,政府部门可以依法处罚违规的服务提供商,公民个人也可以起诉索赔。
有效的制度模式是立法的先决条件
公安机关侦破的一些重大案件中,出售企业信息和股东信息的河北保定市工商局档案室工作人员刘某是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之一。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厦门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