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92-5168870 厦门分校
【导读】2011福建省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云南煤矿领导伪装下井

  提问角度

  如何看待这一行为?

  华图解析

  2010年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曾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煤矿、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对没有领导带班下井或该带班而未带班的,按擅离职守处理,同时给予罚款。这一政策的出台,从保障矿工本身的安全层面说,的确迈出了值得称道的一步。不过,一项政策的成功不仅仅倚赖出台,还需要执行、监督、反馈和再修正等诸多阶段。当值领导带班下井的政策到底执行如何,目前并无一份确定的数据给出,但是至少此次师宗矿难爆出的丑闻告诉我们,各地的煤矿在应对国家的这一政策时,必定摸索出了不少应对之举。在这一事故中,除了带班的安全副矿长齐谷明在事发时伪装下井之外,在应付上级煤炭管理机构的突击检查时,当地矿场也安排了观察员这样的人员以提前通报情况。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井下的矿工便会被要求升井,前往检查的监管人员往往只有被隐瞒的份儿。

  在中国的基层社会,类似的“猫捉耗子”的游戏并不鲜见,常常是上有政策,下则必有对策。因此,带班领导必须下井的政策本意虽好,但在执行层面却也无法绕过这一基本困境,最终落得一纸空文的地步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当然,我们的目的在于确保此一政策的有效落实,到底应该如何补救。我们认为,除了自上而下的政府监管机构在微观的技术上转换监督手法、提升监督能力外,更需要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的存在,即提升矿工群体的监督能力。要确保自下而上矿工群体的监督力量的壮大,前提还在于处于分散状态的矿工必须拥有其利益的代言人。在煤矿的开采问题上,注定要进行激烈的博弈,国家、企业、矿工都应该在利益和风险的分配中占据各自的话语权。而就目前而言,国家自不用说,国有企业或者私人矿主也有强大的利益表达能力,只有分散、凌乱、流动性强的矿工在这一盘博弈中处于缺位状态。这种权力结构上的缺位,直接的后果便是领导可以伪装下井,而矿工却要伪装安全。

相关链接:事业单位专题http://xiamen.htexam.com/zt/sydwms/

                    2011福建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2011福建事业单位面试指导每日练习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厦门华图)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福建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