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92-5168870 厦门分校

  7、在广袤无垠的网络空间里,草根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真正的人性解放,历来的精神生活都未能像今天的网络这样自由与民主。社会学家R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认为,每一次思想的解放、社会变革和科教的进步,都会派生和衍生出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而草根文化现象,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的解放、意识观念的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带来了一些社会大众道德观念、爱好趣味、价值审美等一些变化,出现的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民间产生的大众平民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体现出改革开放后而出现的文化的多样性的特点,也可以从一定意义反映出以阳春白雪占主流的雅文化的格局已经在承受着社会文化中的“副文化、亚文化”的冲击。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实是社会民众的一种诉求表达,折射出社会民众的一种生活和消费需求,以及存在的心理需求。

  草根文化的衍生与上层治理政策息息相关。东汉末期残暴的统治,催生了黄巾大起义。黄巾起义的草根则是以道教为基础的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道教文化的变种,是民间草根正义与道教结合的产物。在民国时期的大上海,经济的繁荣与混乱的社会治理,助长了黑社会势力的盛行。黑社会的草根为旧有的行帮,行帮的文化草根为对关公忠义的崇拜,具有深厚的儒学文化背景。时下,在一些政府治理比较混乱的地区,因民情阻隔,出现了上访村,上访老户,过去的进京告御状演变为今天的进京上访。群体上访者为避免被扣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打出类似“不反党、不变乱、我们要吃饭”的旗号,体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部分官员曲解维护社会稳定的本意,对不合理上访、无理上访一味迁就,进一步恶化了上访文化。

  草根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形态,同样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但是,作为距离经济基础最为遥远的上层建筑,文化意识又表现出较大的历史惯性,并不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迅速改变。中国的草根文化,大多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制度紧密相连,有些本身就是封建制度在基层民众中的直接传承。他们原本处于意识形态的主流,只是由于社会制度的变迁,方沦落至今天的草根,与时下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对该两种文化冲突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源头抓起,尤其是从经济基础抓起。在法学领域之外,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文化主阵地,同时,不断挖掘草根文化的合理内涵,用草根文化自身的优势弥补社会主义外来文化的不足,用社会主义先进的文化不断丰富、改造草根文化的内涵。不断缩小两种文化的差距,最终实现文化的“融合”。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材料1”指出“微博有实热也有虚火”,请结合资料内容,分别对“实热”和“虚火”的实质进行阐释。(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2、“给定材料4”写道:“微博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10分)

  要求:全面、简明、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二、“给定材料5”指出了有关网络谣言的问题,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如果你是一名网民该如何去做。(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200字。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厦门华图)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福建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