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4)
2011-10-24 15:08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http://xiamen.huatu.com/ 作者:厦门华图 来源:厦门华图5、在微博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大背景下,并非每一条微博所包含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微博用户无法鉴别每一条微博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因此,在如今的微博环境中,每天都会出现大量虚假信息,不断考验着网民对于网络信息的信任度。网络谣言,正如病毒一样在现实社会肆虐扩散。《魔鬼经济学》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说到:“在微博中,有价值的信息占到的比例仅为4%左右。”凭空捏造自古就有,“不能因网络谣言而否定互联网发展”,但网络需要管、怎么管,确实是困扰各国政府的棘手问题。正如英国一位法律专家把网络谣言形象生动地比喻成“一旦打开就无法再拧紧的水龙头”。在推动众多社会事件良性发展的同时,一些未经核实的事件也会被网民盲目转发,存在大量不实消息、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站链接,存在对他人进行攻击和侮辱等现象。如某调查显示,只有37%的用户认为微博上的信息基本可信。专家认为微博的实热之下也有虚火,要好好地“消火”,谣言猛如虎,它的杀伤力巨大。它能破坏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能危害社会的经济发展,更有可能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关于微薄中的出现的谣言有网友认为微博不完全能制止某个人散布谣言,因为它不能干涉某个茶客的自由言论,更不能对某人设定道德标准,微博只是一个茶馆,茶客想来即来想走就走,因此它也不应该完全背负某个人或某些人行为的责任。还有的网友说道:“微博对政府进行批判、质疑和监督都是可行的,但前提应当是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并不是用谣言、捏造和歪曲事实来攻击政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事诉讼法研究室主任汤维建说:“微博发言如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也一样可以被认定侵权。但可能普通人想去侵犯他人名誉都难,因为受关注程度不大,但公众人物就不一样了,他们言论的威力要大很多。”
谣言产生后,一些网站确实展开了“辟谣”和删除谣言的举措,但收效不佳,这是一直困扰所有网站的首要问题。即使韩国政府2002年就开始推行的网络实名制,收效依然不理想。每天,网警、网站及相关监管部门,通过检索门户网站都要删除几万条恶意帖子,但谣言却不可能实现“一删了之”,其瞬间的传播力量既无法控制,更不可估量……学者Q称网络谣言散布的根子基于两大方面:一是社会管理和网站规范存在的漏洞是网络谣言得以散布和传播的主因;二是公民自身缺乏常识教育和理性思考成为了加重网络谣言散布的次因。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追求真相的愿望”,辟谣联盟发起人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说。网名“吴法天”的他,现实中从事证据学研究。“上网时发现微博上的谣言越来越多”,职业惯性让他和网友“窦含章”萌生了组织一个辟谣联盟的想法。“我们这群人都很较真儿,认为正确的观点不需要借助虚假的事实去传播”,成立“辟谣联盟”,这是“自媒体时代,作为公民的一种社会责任”,吴丹红说。
6、6月13日有网友在新浪微博称:6月10日下午,广东省东莞市莞深高速路发生一件怪事:满载乘客、正常行驶的大巴突然一声巨响,就变成破烂不堪,车上乘客全部离奇失踪。通过搜索图片,网友发现该图是一年前的新闻照片。经调查,有8名用户同一时间发布了这条不实信息,并且所用链接都指向某团购网站。新浪公司对这8名用户给予最严厉处罚:注销账号。据介绍,被取消账号的用户,背后大多有着商业利益。业内人士称,发布不实信息的博主,都非常看重转发量和粉丝数。这些粉丝数量的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经查,在谣言背后,一般都能发现以公关营销和商业盈利的幕后推手。《创业家》杂志主笔卢旭成称:我们能看到的所谓的草根牛博,背后一般都有微博营销公司在运营。7月9号“人类已经不能阻止海底捞了”的口号出现在微博上,之后各式各样的“海底捞体”大行其道,到8月初,已有媒体质疑这种夸张的营销可能捧杀海底捞,8月22日海底捞爆出“冲兑门”事件,在微博上被疯狂转发。海底捞在微博上的大红大紫到瞬间跌落神坛,前后正好55天。而前面54天的大喜,只用了1天就成了大悲,令人不得不反思网络病毒式营销的成败。营销专家H向表示,“微博营销一定要慎重,其传播范围与效果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提醒大家“太鲜活的鱼千万别买”。此言一出,立刻招来众人“围观”。爆料的网友在微博中说,“菜市场买鱼,摊贩往大水盆内加入一种白色粉末,迅速用手搅拌,一会儿功夫白色粉末就溶解了,将半死不活的鱼虾倒入其中,鱼虾一会儿就活蹦乱跳,如刚从河中捞起来的。这神奇的白色粉末不是其他的,而是鱼浮灵,是一种能够致癌的催化剂。洒了鱼浮灵的鱼虾,经检验,砷、铅超标1000倍,可能严重危害人的肝、肾、智力等。”一时间,这篇微博被大量网友转发、评论。甚至有网友感叹,“还有什么能吃?”不过,还是有不少网友质疑,“这是不是在危言耸听,请专家、学者出来释疑。”
6月28日晚间8时许,新浪微博的大量用户被一只暂命名为“微博尾巴”的蠕虫病毒攻击,在短短1个半小时内感染用户超过3万人次,9点半,新浪微博官方发布病毒的清除报告,中毒用户账户也均得到了恢复。根据相关技术分析人员称,发生这次用户中毒的原因是,新浪微博的第三方软件API接口被人利用,通过csrf漏洞制造了蠕虫病毒,这一病毒可以未经用户授权转发链接,而链接中包括的js代码则有继续感染其他用户的危害。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厦门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