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福建事业单位考试面试指导-每日一练(五)
2011-11-16 10:13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http://xiamen.huatu.com/ 作者:厦门华图 来源:厦门华图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有手机,本来是方便跟家长联络的,但是很多学生用手机上
网,交友,甚至上课时发短信,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要点】
(1)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手机走进中小学课堂有其客观性,同时也是有利有
弊的。
(2)手机的利还是很多的,比如方便跟家长联络,象学生干部有许多的事要去处理,有
时候联系不上,有了它,便节约了时间。但我认为大部分中小学生到目前为止,对手机的
需求都不怎么太必要,弊大于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如果学生忘记关闭手机的声音,那么,上课时手机的响声对宁静
的教室而言就不啻刺耳的“杂音”,必然会打破教室的宁静,影响全班同学听课的情绪,打
断教师讲课的节奏,引发不必要的骚动,直接影响课堂纪律。
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手机里通常储存着一些游戏供人们娱乐,如果学生的自我控制力
不强,便会常常惦记着玩游戏,这样,就会分散其注意力,直接影响学习。而有时候,当
学生接到外界的电话或信息时,因受教师及课堂纪律的约束,不能及时接听电话或查看信
息,必然胡思乱想,心情烦躁,当然就不可能集中注意力听课或学习。这样,听课的效果
无疑又大打折扣,当节课所学的知识肯定掌握得不理想。而利用手机互发信息聊天更是部
分学生的拿手好戏,若其沉溺其中,又怎会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学习呢?
三易使学生产生攀比心理。部分学生拥有手机,很容易成为其炫耀的本钱。这对于一些虚
荣心强的学生来说,比阔气、赶时髦的不良思想极易产生,个别学生甚至可能会为拥有一
部手机而动起坏念头。没有手机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则可能会因此产生
自卑的心理。这一切都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时下,购买一部手机约需一二千元人民币。如果再算上月租及
通话等费用,一年下来恐怕不少于几百块。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就无形中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有些学生虽说用的是自己的“利市”钱,但最终恐怕
还是“羊毛出在羊(家长)身上”。至于部分经济较富裕的家庭,家长主动购买手机给孩子
使用的做法更是不可取。毕竟它的负面影响太大。
五易埋下违纪隐患。目前,社会上那些违法犯罪团伙通常利用先进的通讯工具联络作案。
学校中的一些后进生,本身已感到前途渺茫,如果又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以及
家长的配合教育,就极易为犯罪团伙引诱利用。一旦如此,手机就会成为助纣为虐的工具。
再者,学生腰佩手机招摇过市,也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下手的目标。至于利用手机在考试中
作弊,就更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3)鉴于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弊端甚多,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仍属于消费者的情况,建议
除大力宣传,提高广大师生与家长的思想认识之外,学校还应制定相关制度,规范乃至“封
杀”中小学生的手机,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厦门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