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92-5168870 厦门分校
【导读】名师分析2011年公务员面试热点之血荒

 2011福建秋季公务员考试交流群:171879726
 

背景材料:

  昆明“血荒”,青岛“血荒”,南京“血荒”,北京“血荒”……一片“血荒”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在一些地方,医院接到了“限血令”,手术被迫推迟,病人需要自筹血源。

  思路点拨:

  一、破解血荒 应打破“旁观者效应”

  【华图名师点拨】我国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无偿献血至今已有12年,但从各地频频告急的血荒来看,一个足以满足社会需求的稳定献血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频频出现的血荒,就是“旁观者效应”困局。很多人并非没有爱心,冷酷无情,他们在遇到车祸等需要用血的个体事件面前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但面对常规献血,公民意识和责任感被稀释,产生一种“我不去献,也有别人去献血”的集体无意识。

  无偿献血12载,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宣传献血有益身体的医学知识,加强采血安全性保障等等,但对民众责任感的培养缺乏足够重视。此外,献血管理和使用没有做到公开透明,“血站人员收入不菲”、“血浆浇花”等负面新闻不时见诸报端,更打击了献血者的热情。

  从长远的眼光看,如此严重的血荒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可以引发整个社会的反思,从打破“旁观者效应”着手,进一步完善献血机制。首先,采取更多的鼓励性措施,加大对献血行为的回报力度;其次,扩大宣传,积极开拓新的供血群体;此外,加强信息公开,争取让每一份献血的去处为公众知晓,满足献血者的知情权,使其感受到爱的传递。只有当我们每个人摒弃旁观者心态,真正把自己当做这个爱心社会的一分子,血荒才不会重演。

 二、血荒需从无偿献血机制上找原因

  【华图名师点拨】按照法律的精神,无偿献血是一项典型的公益事业,既是公益事业,理应像慈善捐助一样,建立起一套透明的机制。公众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明白账,包括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费用,包括血站员工的福利待遇,包括与国外血站运营成本的横向比较等等。

  另外,献血者用血的制度保障也是一大问题。“无偿献血、免费用血”已写入法律,但执行起来却不尽如人意,如大多地方免费用血的门槛都不低,只有深圳规定了一次献血,终生免费用血;免费用血的报销程序烦琐,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无偿献血者只能在献血地报销用血费,异地用血报销难以实现……这些都阻碍着民众参与献血的积极性。

  要让更多人加入到献血队伍,不能靠单纯的道德说服,而应靠完善的权利保障,血荒频频,简化、优化用血报销制度须尽早提上日程。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厦门华图)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福建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