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漳州秋季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低碳经济(2)
2012-06-15 10:36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http://xiamen.huatu.com/ 作者:厦门华图 来源:漳州华图因此,我们需要打造新的低碳产业链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国产业链的价值分布是向资源型企业倾斜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改变这一分布。
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2.自2008年初,原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以后,短短两年时间,低碳城市迅速升温,受到各地追捧,炙手可热。许多城市纷纷高举起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大旗。低碳,成为当前最风行的词汇。目前,全国已有保定、上海、贵阳、杭州、德州、无锡、吉林、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还有不少城市正在加入打造低碳城市名片的行列。
我国城市目前的低碳实践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目前城市决策者对“碳减排”背后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缺乏对发展低碳经济紧迫性的认识,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建设路径及可能遇到的困难没有准确和充分的认识,往往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内容,仅停留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层面,缺乏系统性的安排。低碳示范项目眼下在各地热闹建设,一幢低碳大楼耗资三四千万不足为奇,而附加了新风系统、外墙保温、垃圾处理系统等节能技术的“低碳住宅”更是成为新一代豪宅的代名词,看上去很美,运转维护成本却十分高昂,成为“昂贵盆景”。
根据联合国统计,城市容纳了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到总量的75%,到了2050年,中国预计将有4到6亿人口流向城市,相当于将欧洲所有人口迁移到新的城市。一些专家认为,虽然大都市由于空间狭窄、自然条件不足等,有其发展低碳的劣势,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密集的人口、居民的聚居,也使得大城市比低人口密度地区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人均资源占有量以及能耗。同时,大城市的管理架构,使其在政策制定、落实方面也有更为强大的区域权力,从而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拥有优势。而要让劣势真正转化为优势,关键是政府建立更为细致的法规框架、寻求可行性经济模式以及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等。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厦门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