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重点预测之一: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2)
2011-11-08 15:11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http://xiamen.huatu.com/ 作者:厦门华图 来源:厦门华图[措施]
华图教育专家总结如下措施供考生参考:
一是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二是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四是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参考范文】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还能扩大文化消费市场,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扎下深厚的根基。
然而,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比如,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既表现于城乡,也呈现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文化经费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如何引导、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服务的热情,也需要有完善的措施。这些问题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基层政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向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从而积累了大量历史欠账。
可喜的是,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政府和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不仅令人耳目一新,也必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这是文化大发展的根基。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事实上,我们各级政府也已经做了一些成功的尝试,比如,今年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早已免费向市民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也已经开始深入街道社区。
另一方面,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竞争机制,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存在的单一国有资本投资体制和投资效益低下、基础设施落后、覆盖面窄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及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机制不活、服务数量不足、服务质量普遍较差的问题。
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构建高效、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从根本上来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国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政府有责任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关链接:2012国考笔试专题http://xiamen.htexam.com/zt/2012gkbs.html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厦门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