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92-5168870 厦门分校
【导读】2010年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学真题汇总一

参考答案:

    1. B  2. C   3.  C  4. A   5. B   6. B    7. A   8. B
    9. A  10. C  11. D  12. A  13. A  14. C   15. A

简答题

1.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答:民事法律行为,一般称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有合法性,因为它必须是合法行为,才能为国家法律所确认和保护,从而能够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
    (2)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作为构成要素。
    (3)民事法律行为能够实现行为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

2.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答:(1)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所需的意思表示构成。
    (2)单务民事法律行为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这一分类的标准是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构成。
    (3)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义务是否要求对方给付对价。
    (4)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以交付实物为条件。
    (5)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这一分类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必须采用特定形式。
    (6)主民事法律行为和从民事法律行为。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之间的相互依从关系。
    (7)有因民事法律行为与无因民事法律行为。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法律行为与其原因之间的关系。

3.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答:(1)行为人合格。它指的是行为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表示与其内在的真实意志相一致。
   (3)行为内容合法。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行为内容合法表现为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
   (4)行为形式合法。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也就是行为人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凡属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才为合法,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则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皆为合法。

厦门华图新浪微博

 

学员资料   福建招考   分校公告   公益讲座   厦门华图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