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92-5168870 厦门分校
【导读】2012国家公务员行测技巧之词语理解比喻修辞法

2012年福建国考笔试交流群:150323236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它通常是利用陈述对象同另外事物的共同点来描述这陈述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拟另一个事物或情境。这种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就叫比喻。运用它可以用最小的语言体积容纳最多的语言精华,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比喻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被比的事物或情境);喻体(作比的事物或情境);喻词(标明比喻关系的词)。例句:雪花如鹅毛般飘落。本体是雪花,喻体是鹅毛,喻词是如。比喻修辞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的重点,主要体现在词语理解题里。接下来我们主要讲一下子在考试中如何运用它来做题。

  一个比喻包含本体和喻体。由这两个知识点出发,我们知道,如果考查对本体的理解,我们必须找准喻体的比喻对象。例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在这个比喻里,喻体明星要说明的对象就是街灯。

  例1: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颁奖辞中对刘翔的评价有这样一句话:“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这段文字中“风一样的年轻人”是一个极致的比喻,它主要用于说明(    )。

  A。颁奖辞有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语言特色

  B。刘翔旨在一跃的神韵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出来

  C。用最小的语言体积,可以容纳最多的语言精华

  D。跨栏王子不仅是纪录,也是记忆,一种挥之不去的强烈记忆

  解析:“风一样的年轻人”,之所以把这个年轻人比喻为风,是因为二者有共同点,比如轻盈、迅速。所以这个比喻主要用于说明这个年轻人的动作快而轻盈,答案应为B。

  这是对本体的考查,要求我们找准比喻的对象。如果考查我们对喻体的理解,那么我们通常理解的是引申义而非本意。因为在词语理解题里,对某一个词语的理解,必须依托于它所在的文段,所以我们通常理解的是引申义,即比喻义,而不能是本意。比如刚才的例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如何理解明星,就不能理解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歌星影星,而是为了说明街灯的明亮。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福建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厦门华图)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福建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