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行程问题题型详解
2011-10-08 14:54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http://xiamen.huatu.com/ 作者:厦门华图 来源: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为方便广大考生备考国考,厦门华图参考最新招考公告,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备考资料与考试真题。
行程问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的常考题型之一,涉及最多的是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在复习数学运算的过程中,应重点掌握行程问题中的几种题型和解题方法。
一、行程问题知识要点
(一)行程问题中的三量
行程问题研究的是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量之间的基本关系式如下: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上述三个公式可称为行程问题的核心公式,大部分的行程问题都可通过找出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中的两个已知量后利用核心公式求解。
(二)行程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时间相等,路程比=速度比;
速度相等,路程比=时间比;
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二、行程问题的主要题型
(一)平均速度问题
平均速度问题公式:
(二)相遇问题
1.相遇问题的特征
(1)两人(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作相向运动;
(2)在一定时间内,两人(物体)相遇。
与基本的行程问题相比,华图教育专家认为,相遇问题涉及两个或多个运动物体,过程较为复杂。一般借助线段图来理清出发时间、出发地点等基本量,进而利用行程问题核心公式解题。
2.相遇问题公式
公式中的相遇路程指同时出发的两人所走的路程之和。如果不是同时运动,要转化为标准的同时出发、相向运动的问题来套用相遇问题公式。
(三)追及问题
1.追及问题的特征
(1)两个运动物体同地不同时(或同时不同地)出发做同向运动。后面的比前面的速度快。
(2)在一定时间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
与相遇问题类似,华图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可通过线段图来理清追及问题的运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