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4 10:13:30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xiamen.huatu.com/jiasohi/ 文章来源:福建教师资格证
【导读】华图厦门教师招聘考试网同步福建教师资格证发布:2021福建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模拟题(三),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招考资讯尽在【福建招考公告库】,更多资讯请关注厦门华图微信公众号(xmhuatu),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18059278659。添加客服小姐姐微信(fjht42773)获取更多电子材料和精美图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 )。
A.随机安排 B.分类安排
C.集中安排 D.交错安排
2.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问答题方式测试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巩固程度,这是利用记忆中的(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再认 D.回忆
3.回答“心理学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主要运用的是( )知识。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常识性
4.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要受( )的制约。
A.教育部门 B.教育环境
C.教育方法 D.教育观念
5.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6.“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7.青少年个性最为突出,心理最为脆弱的时期,也是越轨犯罪的多发的年龄段是( )。
A.8—10岁 B.11—13岁
C.14—16岁 D.16—18岁
8.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小学校从日常安全管理,周边综合治理方面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教育部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社会保护 B.学校保护
C.家庭保护 D.司法保护
9.初中生王某因违反学校制度被开除,该校的做法( )。
A.正确,王某违反了管理制度 B.不正确,义务阶段学校不得开除学生
C.正确,管理学生天经地义 D.不正确,应该向上一级教委起诉王某
10.( )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 D.智力发展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表安排原则。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安排课程表的过程中,学校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好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一门课程,使每一门课程都处在能发挥最佳效果的恰当位置。(2)迁移性原则是指在安排课程表时要充分考虑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促使课程之间产生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3)生理适宜原则是指课程表的安排,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使学生的大脑功能和体能处于高度优化状态。结合题干,在编制课程表时,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交错安排,可以避免同类刺激较长时间地作用于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而导致疲劳和厌烦,符合生理适宜原则。故本题选D。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识记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保持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再认是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回忆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在头脑中呈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它与再认最大的区别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题干中标准化考试中的问答题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呈现已有的学习知识,属于回忆。故本题选D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分类。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表现为“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怎么做”的知识。题干中“心理学有什么作用”属于“是什么”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故本题选A。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制约因素。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地位、作用、过程、方法、内容、评价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教育观念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具有制约作用。故本题选D。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是心理的发展可以根据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个体不同方面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表现出不同进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故本题选D。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理念与名言的理解。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强调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每个学生。“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出自孔子的言论,“好之,乐之”即指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往往伴随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结合选项,题干是在强调对学生情绪情感的关注。故本题选B。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少年的阶段特征。14、15岁—16、17岁是青少年个性最为突出、也最为脆弱的时期,还是青少年越轨犯罪的多发年龄区。故本题选C。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题干中,强调周边综合治理方面有效预防欺凌和暴力,属于社会保护。故本题选A。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故本题选B。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内容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故本题选B。
(编辑:厦门华图)厦门华图官方微信
厦门市思明区鹭江道100号财富中心大厦三楼
客服热线:0592-5168870
网站:https://xiamen.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