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务员

您当前位置: 厦门人事考试网 > 时政热点 > 2024年2月时事政治汇总(4)

2024年2月时事政治汇总(4)

2024-03-04 17:14:43 公务员考试 https://xiamen.huatu.com/gwy/ 文章来源:未知

厦门分校地址: 厦门市思明区文屏路14号文屏大厦2楼        联系电话:0592-5168870

历年职位查询
电子资料领取
课程咨询入口
 

  【导读】厦门华图教育同步未知考试动态信息发布:2024年2月时事政治汇总(4)。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  更多招考资讯尽在【福建招考公告库】,更多招聘资讯请关注厦门华图微信公众号(xmhuatu),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公务员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592-5168870请点击添加招生客服微信咨询获取更多电子材料和精美图书。

  3.《煤矿安全生产条例》

  2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煤矿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制定《条例》,旨在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条例》共6章76条,主要规定以下内容。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确立工作原则。明确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二是强化源头治理,严查风险隐患。要求煤矿企业对风险隐患进行自查自改并按规定报告。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督办制度,督促煤矿企业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对“带病生产”的煤矿企业,依法采取责令停产整顿直至关闭的处罚措施。

  三是夯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准入条件,明确煤矿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生产。落实煤矿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煤矿企业进行煤矿灾害鉴定并按照灾害程度和类型实施灾害治理。

  四是严格落实监管监察责任。规定煤矿安全生产实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煤矿企业特别是一线生产作业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履行煤矿安全监察职责,负责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有权进入煤矿现场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五是加大惩处力度。对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规定了罚款、行业和职业禁入、责令停产整顿、予以关闭等法律责任。

  4.《2024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

  2024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2024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以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为主线,以维系良好生态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为目标,坚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强化取用水监督管理,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夯实水资源管理能力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一、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

  1.强化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推动将河湖生态用水保障纳入河湖长制,制定出台河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办法。严格生态流量泄放管理,健全监测预警响应机制,强化生态流量保障形势研判会商和问题整改。有序推进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和保障工作。构建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泄放效果评估体系。

  2.强化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压紧压实地方人民政府地下水管理责任,推动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控制指标尽快批复实施,并严格实施监管。

  3.科学确定流域区域可用水量。分析总结水量分配工作,突出做好大通河、沁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抓紧批复南四湖流域水量分配方案。

  4.切实强化规划水资源论证。深入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切实推进相关行业规划、重大产业和项目布局、各类开发区和新区规划开展水资源论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订规划水资源论证具体办法。

  二、强化取用水监督管理

  5.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监管。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

  6.强化违规取用水问题查处整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违规取用水问题进行动态排查,严厉打击违法取水行为。

  7.完善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

  8.加快建立取用水领域信用体系。推动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的指导意见》,将取用水领域违法违规和弄虚作假等行为计入信用记录,切实强化取用水信用监管。研究制订取用水严重失信主体信用管理办法。

  三、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9.推进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估和超载治理。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和超载治理情况评估,实施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地区、临界超载地区和不超载地区分类管理。在其他流域开展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估。

  10.加强地下水分区管控。公布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成果,推进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划定。严格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限采区取用地下水监管。制订地下水超采区动态评估工作方案及技术要求,推进动态评估工作。

  11.深入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加快推进88条(个)母亲河(湖)复苏行动,实现漳河、滹沱河、汾河等26条河流全线贯通,有效提升53条河流生态用水保障条件,稳定白洋淀、七里海等9个湖泊生态水位。

  12.持续实施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进一步做好华北地区河湖常态化补水及夏季集中补水工作,持续实现京杭大运河水流全线贯通。

  13.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监管。修订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建立健全省内其他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完善分级管理体系。制定饮用水水源地水利监督管理办法,做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估。持续做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等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工作。

  14.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继续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统筹各项治理措施,巩固拓展治理成效,进一步推动北京、河北做好深层水回补工作。全面推进全国10个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加强治理成效跟踪评估。

  15.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有关工作。

  四、夯实水资源管理能力支撑

  16.抓好水资源管理法治建设。结合《水法》修订,积极推动完善水资源管理相关制度规定。加快推进《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修订立法前期工作。进一步发挥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7.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18.完善水资源管理技术标准规范。出台《农灌机井取水计量技术规范》。

  19.深入推进用水权改革。加快用水权初始分配,规范开展用水权交易,创新交易形式、扩大交易规模。强化水资源用途管制和用水权交易监管,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实行用水权有偿取得。

  20.积极推进水资源税改革。

  21.提升用水统计调查能力水平。

  22.做好水资源考核工作。制订水资源刚性约束考核办法。开展2024年度考核,完善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重点任务落实。

  23.开展水资源重要问题研究。

  五、加强水资源管理组织保障

  24.强化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5.加强队伍建设。

  26.不断改进作风。强化宗旨意识,大兴调查研究,加大基层工作指导力度,解决好基层和取用水户身边的“关键小事”。

  5.《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为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以废弃物精细管理、有效回收、高效利用为路径,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低碳根基,助力全面建设美丽中国。

  ——系统谋划、协同推进。立足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系统推进各领域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着力提升废弃物循环利用各环节能力水平。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产业协同,强化政策机制配套衔接。

  ——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根据各类废弃物来源、规模、资源价值、利用方式、生态环境影响等特性,分类明确废弃物循环利用主体责任和技术路径,因地制宜布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运转效率。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开辟新领域、塑造新动能,拓展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丰富废弃物循环利用品类,提升废弃物循环利用价值。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有利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引导全民参与,增强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内生动力。

  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各类废弃物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再生材料在原材料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质量显著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

  二、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

  (一)加强工业废弃物精细管理。压实废弃物产生单位主体责任,完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台账制度。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分类贮存,防范混堆混排,为资源循环利用预留条件。全面摸底排查历史遗留固体废弃物堆存场,实施分级分类整改,督促贮存量大的企业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完善工业废水收集处理设施。鼓励废弃物产生单位与利用单位开展点对点定向合作。

  (二)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

  (三)推进社会源废弃物分类回收。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善废旧家电、电子产品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网络。进一步提升废旧物资回收环节预处理能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因地制宜健全农村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修订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完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鼓励公共机构在废旧物资分类回收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支持“互联网+回收”模式发展。推动有条件的生产、销售企业开展废旧产品逆向物流回收。深入实施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回收利用。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

  三、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

  (四)强化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五)加强再生资源高效利用。

  (六)引导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规范化。

  (七)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在履行告知消费者义务并征得消费者同意的前提下,鼓励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在售后维修等领域应用。

  (八)推进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短板。有序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废弃油脂等厨余垃圾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开发利用,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和安全标准,且技术可行、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协同处置部分固体废弃物。

  (九)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推进企业内、园区内、产业间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工业余压余热和废气废液资源化利用。研究制定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指南。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结果应用。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进重点行业生产过程中废气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支持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固碳技术模式探索应用。深入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等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

  四、加强重点废弃物循环利用

  (十)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组织开展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建立健全动力电池生态设计、碳足迹核算等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制定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际标准,推动标准规范国际合作互认。大力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研究制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开展清理废旧动力电池“作坊式回收”联合专项检查行动。研究旧动力电池进口管理政策。

  (十一)加强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指导地方完善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在生活垃圾分类中不断提高废玻璃、低值废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分类准确率。

  (十二)探索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路径。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建立健全风电和光伏发电企业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推进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废弃物循环利用。

  五、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十三)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升级行动,支持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产业集聚区发展,深入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

  (十四)培育行业骨干企业。分领域、分区域培育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管理运营规范、创新能力突出、引领带动力强的行业骨干企业。鼓励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建立健全区域废弃物协同利用机制,支持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支持国内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走出去”,为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作出积极贡献。引导国有企业在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中发挥骨干和表率作用。

  (十五)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六、完善政策机制

  (十六)完善支持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加强对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落实落细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细化贮存或处置固体废弃物的环境保护有关标准要求,综合考虑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危害程度、环境保护标准、税收征管工作基础等因素,完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税的政策执行口径,加大征管力度,引导工业固体废弃物优先循环利用。有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计价、计量收费。推广应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等绿色金融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

  (十七)完善用地保障机制。各地要统筹区域内社会源废弃物分类收集、中转贮存等回收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范围,保障合理用地需求。

  (十八)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动态更新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鼓励各地组织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推广对接、交流培训,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

  (十九)完善再生材料推广应用机制。完善再生材料标准体系。

  七、加强组织实施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一)抓好宣传引导。将循环经济知识理念纳入有关教育培训体系。在全国生态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相关政策措施。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

  (二十二)强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循环经济领域议题设置,加强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框架和多边机制中的国际合作。与更多重点国家和地区建立循环经济领域双边合作机制,以政策对话、经贸合作、经验分享、能力建设等形式深化双边合作。

  6.《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新华社2月3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

  《意见》指出,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以下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精选:

  (一)两确保

  1.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①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支持发展高油高产品种。

  ·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

  ·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鼓励地方探索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

  ·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三大主粮全国覆盖、大豆有序扩面。

  ·完善巨灾保险制度。

  ·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

  ·加强“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建设,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

  ·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

  ·支持深远海养殖,开发森林食品。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

  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

  ·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持续整治“大棚房”。

  ·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细化明确耕地“非粮化”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

  ·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途径种好用好。

  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质量第一,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取消各地对产粮大县资金配套要求,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

  ·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

  ·加强气象灾害短期预警和中长期趋势研判,健全农业防灾减灾救灾长效机制。

  ·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

  ④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

  ·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

  ·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开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绿色通道”。

  ⑤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

  ·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生产、劳务等居间服务。

  ⑥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能力

  ·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多品种联动调控、储备调节和应急保障。

  ·深化“一带一路”农业合作。

  ·加大农产品走私打击力度。

  ·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消费监测分析。

  ⑦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

  ·弘扬节约光荣风尚,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

  ·挖掘粮食机收减损潜力,推广散粮运输和储粮新型装具。

  ·完善粮食适度加工标准。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2.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①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

  ·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

  ·对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先行落实帮扶措施。

  ·加强农村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

  ·加快推动防止返贫监测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信息整合共享。

  ·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

  ②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

  ·强化帮扶产业分类指导,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

  ·加强帮扶项目资产管理,符合条件的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统一管理。

  ·提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实效。

  ·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落实东西部劳务协作帮扶责任。

  ③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

  ·将脱贫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优化调整至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加强整合资金使用监管。

  ·国有金融机构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金融支持力度。

  ·持续开展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和科技特派团选派。

  ·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向脱贫地区倾斜。

  ·易地搬迁至城镇后因人口增长出现住房困难的家庭,符合条件的统筹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

返回首页

  以上为2024年2月时事政治汇总(4)的内容,更多关于2022福建公务员考试,2024福建公务员联考的信息请关注福建公务员考试网/福建人事考试网

手机端链接:http://m.xiamen.huatu.com/2024/0304/2299286.html

(编辑:华图李老师)

上一篇:2024年1月时政模拟题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厦门华图:xmhuatu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3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

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厦门华图官方微信

华图总部: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829610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

厦门华图

厦门市思明区文屏路14号文屏大厦二楼

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客服热线:0592-5168870

网站:https://xiamen.huatu.com

  • 厦门市
  • 集美
  • 同安
  • 泉州市
  • 晋江
  • 德化
  • 安溪
  • 漳州市
  • 漳浦
  • 龙海
  • 平和
  • 诏安
  • 长泰
  • 龙岩市
  • 上杭
  • 福州市
  • 大学城
  • 福清
  • 宁德市
  • 福鼎
  • 福安
  • 莆田市
  • 仙游
  • 三明市
  • 永安
  • 南平市
  • 建阳
  • 松溪
  • 华图总部

厦门市思明区文屏路14号文屏大厦二楼

客服热线:0592-5168870

网站:https://xiamen.huatu.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

邮箱:100036

行政总机:010-68296100

全国热线:4006-0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