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11:47:57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xiamen.huatu.com/jiasohi/ 文章来源: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导读】华图厦门教师招聘考试网同步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发布:2020福建教师招聘语文冲刺讲义答案(3),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厦门华图教师招聘微信公众号(xmhuatu),福建教师招聘培训咨询电话:0592-5168870,5168871。
第一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小试牛刀】
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这是对第( )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C【解析】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这是对第三学段阅读的要求。故本题选 C。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答案】全体学生
第二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1.D【解析】
D 项,阅读实用类文本,能准确、迅速地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对文本所涉及的材料有自己的思考和评判。故本题选 D。
2.【答案】立德树人
第二章 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示例
百合献谁
刘心武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舞娘的特点,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感受舞娘的人生经历,理解“百合献谁”的内涵。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进行描写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写作当中去。
3.感受作者对像舞娘一样默默无闻的人的赞美和敬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舞娘舞技娴熟的表现,引导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感受舞娘的人生经历。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作者想哭,不独为那资深舞娘,也为了天下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人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片段设计(第①段)
一、创境设疑,导入文段
(出示芭蕾舞图片以及一小段芭蕾舞视频)
教师发言:我们大多数都会喜欢看芭蕾舞者轻盈的舞姿和美丽的旋转,但却不知道,这高雅、轻快、美丽是舞者们年复一年用脚尖练习而换来的,她们要忍受脚趾受伤变形的疼痛,她们中没有任何人能永远站在舞台的中心,有的甚至一直都隐在舞台的角落。今天我们也要去认识这样一位特殊而又平凡的芭蕾舞者。(引出文段)
二、初读文段,整体感知
1.自主探究:学生默读文段,借助工具书查找不懂的生字、生词,并在旁边做标记。
2.检查反馈:重点分析“裾”“胛”等字。着重从形声字的角度强调“裾”、“胛”的读音、写法与字义。
3.初步交流:本段作者写了什么内容?重点写了什么?
明确:文段中写了《天鹅湖》舞台上的主角和配角。重点描写了众天鹅中的“一只老天鹅”,一位资深的舞娘。
三、研读文段,感悟舞娘
(一)感悟舞娘的娴熟舞技
赏析句子①:一位天鹅双腿优雅地分立,头颈微偏,双手兰花般交错于翘起的裙裾上。
1.提问:舞娘舞蹈时有怎样的动作吸引了作者的目光?
明确::“优雅地分立”、“头颈微偏”、“双手兰花般交错”、“满脸凄恻、浑身是戏”,说明舞娘的舞技非常娴熟。
2.体会手法:这些词语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从中体现了舞娘怎样的特点?(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
明确::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来刻画舞娘,从中体现出舞娘的舞技十分娴熟。
3.播放视频:播放芭蕾舞者在表演高难度动作时的视频,引导学生体会舞技的娴熟。
4.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文段,读出舞娘舞蹈时的神情状态。
(二)感悟舞娘的敬业与无私奉献
赏析句子①:她虽隐于最后,却也满脸凄恻,浑身是戏。
②:她的眉目,精心化妆后依然掩饰不了岁月的风霜,转动时,显露出锐瘦的锁骨,以及背后同样“锋利”的肩胛。
1.提问:除了舞娘的动作描写,作者还对舞娘的外貌与神态进行描写,请用波浪线画出。并谈谈这些描写刻画出舞娘怎样的特点。(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教师评价并补充)
明确:虽然已不再年轻,虽然是资深的舞娘,但仍然十分认真,具有敬业精神。
2.体会词语:文段中“绿叶”、“衬托”两词说明了什么?
明确::舞娘虽毫不起眼,却有娴熟的舞技和执着、认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质。
四、联系实际,延伸拓展
提问: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像文段中舞娘那样的认真、敬业、默默无闻的人?试着举一些例子谈谈看。(学生自由发言)。
五、课堂小结
提问:学完本段文字,说一说你对《天鹅湖》演员的感受。你觉得舞娘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作者在文段中表达了对舞娘的赞美和敬佩,赞颂了众多终生敬业的普通人,希望大家也能向文中的这位资深舞娘学习,以认真、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人生!
六、课后作业
1.仿照文中刻画舞娘的表达方式,写一段关于身边的人的细节描写。
2.课后搜集芭蕾舞演员训练时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全班分享交流。
中学教学设计示例
炉 火
臧克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炉火”的喜爱;学习并借鉴文中对比、拟
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2.通过小组讨论,感受、体会文章借物抒情、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朗读,学会抓住关
键词品读文章的方法,提高对借物抒情散文的艺术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体会“炉火”发
光发热给人以鼓舞的内在意蕴。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借物抒情、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片段设计(第④段)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PPT 出示臧克家《有的人》
教师引导:《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
诗人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
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臧
克家先生的另外一篇作品中的选段。(引出文段)
二.初读文段,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文段,梳理文段脉络。
三、研读文段,深入分析
1.提问:为什么会客室冷清,写作室却暖和?(学生思考,点名回答)
明确: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在寒冷的冬季带给人温暖。
2.小组讨论:找出文段中你认为精彩的句子。
明确: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
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
3.展开想象:想象炉火的样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4.提问:作者为什么说炉子是我亲密的朋友?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名回
答,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与“炉火”对“炉火”的喜爱之情。
5.朗读体会:大声齐读本段,读出作者的喜爱。
四、联系实际,延伸拓展
学生自由发言,围绕问题“在你的生活当中,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展开。
五、课堂小结
配乐朗读,小组讨论:联系上下文,思考结尾写“风雪故人来”有什么作用?这里的主
旨是什么?
明确:炉火相伴我和朋友品茶交谈,感受美好的友情。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了“炉火”
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六、作业布置
1.有机会感受一下炉火,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选择一个你颇有感触的物体,学习运用本文的相关手法仿写文段。
—— —— 相关阅读 —— ——
(编辑:厦门华图)厦门华图公众号
贴心微信客服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3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厦门华图官方微信
厦门市思明区鹭江道100号财富中心大厦三楼
客服热线:0592-5168870
网站:https://xiamen.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