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9 13:44:15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xiamen.huatu.com/jiasohi/ 文章来源: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福建教师招聘网同步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发布:2022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师招聘教综之德育过程。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招考资讯尽在【福建招考公告库】,更多资讯请关注厦门华图微信公众号(xmhuatu),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18059278659。添加客服小姐姐微信(fjht42773)获取更多电子材料和精美图书。
概念 |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 ||
概念区分 | —— | 德育过程 | 品德形成过程 |
区别 | 教育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 | 教育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 | |
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 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 ||
要求学生们所形成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 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 ||
联系 | 实质上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结构 | 教育者 | 组织者、领导者,起主导作用 | 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
受教育者 | 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 ||
德育内容 | 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化的客体 | ||
德育方法 | 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 ||
德育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 | —— | 主要内容 | 要求 |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 | 道德认识——基础 道德情感——催化剂、内部动力 道德意志——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关键、衡量标志 | (1)全面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2)注重多端性;(3)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 |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 |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组织活动和交往看作德育过程的基础 | 教育者要为学生提供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活动 | |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 | “两化”: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个体思想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 “两化”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 德育要注重采用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 | |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 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是长期反复的结果:非一蹴而就、需长期反复培养实践 | 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 |
【试题示例】
1.【单选】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之间的矛盾。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C.德育要求与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故本题选D。
2.【单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品德形成的动力
B.学生心理矛盾单一化
C.学生心理矛盾具有多样化
D.自我教育是学生心理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结果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即自我教育与教育的统一过程,学生矛盾是多样化的。故本题选B。
3.【判断】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 )
3.【答案】√
【解析】“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故本题正确。
本文地址:http://xiamen.huatu.com/2021/0609/1842494.html
(编辑:Gloria)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3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厦门华图官方微信
厦门市思明区鹭江道100号财富中心大厦三楼
客服热线:0592-5168870
网站:https://xiamen.huatu.com